“双减”政策影响下,我对素质教育安排的思考 -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

2016
2012
2021-8-14 09:37 原创 · 图片16

本文首发“辅娃记(fuwaji123)”,欢迎关注了解更多育儿好文。

趁周五,想闲聊一下我最近对双减的思考。关于双减,我不是第一次聊,估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。因为这事余波还在,趋势未明,影响也很绵长。

 也就一个月多的时间,感觉整个大环境都改变了。双减政策刚出来,大家关注的是课还能不能上,新学期安排,机构会不会跑路,是不是更费爸妈了。有些机构主动调整了,有些保持不变。具体政策落地和执行细节,我们和机构存在信息差。

 但从前天教育部的新闻看:这事不应该,也不可能存在敷衍应付的可能。

图片

双减发展至今,资本脱离、裁员、课程喊停、甚至可能产生的退市,都没令我感到惊讶。在每天雪花片获取的信息中,只有几件事情,让我停顿深思了一阵:

第一件是7.24日公布的“双减政策”:这事没啥好聊的了,一石激起千层浪。

图片

 第二件是上海教委印发的《上海市中小学2021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》:

不知道是没把全文看完还是怎样,各种言论带节奏,都盯在英文弱化问题上。但按照文件表达,副科安排不是更松弛?是它们不配拥有姓名?

我只从文件读出了,小学阶段松绑,给家庭和孩子更多规划发展空间,希望与实用结合的精神。在超一线城市这样安排,能够看出教育局的态度、方向和决心。

图片

至于这文件究竟是否代表英文弱化?很多朋友都问过我,先不放这里讨论,以后再说下我的想法。

第三件是《经济参考报》原名为《“精神鸦片”网络游戏竟长成数千亿产业》的文章,一举让股价下跌震动。

图片

从近来重拳出击的政策、论调,令人明显意识到:这并不是简单的调整k12教育现状。而是从整个社会发展架构和形态,有一连串的动作。

大家说房价高、教育成本昂贵、工作内卷,不愿生育,这些根源性问题,国家都在调整,哪怕会带来短期经济阵痛,也要为未来探索出一条路径。

从房价抑制,学区房打压,反互联网垄断、阿里腾讯滴滴被罚,双减政策......这一切信号,力度之大,让人不禁觉得,这回来真格了。过去,我们认为教育改革,只是治标不治本。说要呼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,但社会竞争和筛选标准,社会观念等等,如何打破呢?

光抓教育,不从终端解决,没有人敢真正跳出固有思维。但这回改革,从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立下论调,龙头企业牵头和推进,很多变化在悄然发生。只是我们未察觉。

图片

昨天,2021秋季投资策略峰会在线举行。著名经济学家任泽平做了一个主题演讲。

他认为,再过十年,也就是到2030年前后,中国的经济规模可能超过美国,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。降低房地产、金融、教育、互联网等的利润和垄断,未来大力发展高科技、硬科技、新基建、新能源是时代的必然。

图片


图片

过往,大家看这些新闻,可能觉得不痛不痒。但这回的改革力度和变化,让人不得不正视和深思。

改革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。尤其我们在走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。时代的灰尘,落在家庭上,就是一座大山。

往后趋势和新闻,肯定需要持续关注。

而在这些信号前,我们思考的就不仅是机构退钱、寒暑秋报课的问题,还要往前多想几步: 

我们家庭未来应该怎么走?

(一)改革对我们家庭小单位的影响

大政策,太宏观的问题,我不太想写。

作为个体,我更想关注这些改革对家庭、自身、孩子未来的影响这些才是我们最真实面对的生活。

对于我们成人,了解这些资讯和趋势,最主要有三点作用:

职业转型,更贴近风口——在风口上,猪都能飞。当然,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,不是所有人都选择这样做;

家庭投资布局——理财作为被动收入,无论何时,都该被重视。了解大方向,适时切入风口领域,一样可以享受到红利;

孩子教育规划——怎么让现今教育,与社会需求更匹配。

前两者我就不展开了。作为教育博主,聊这个也不恰当。今天写文,我最想探讨和分享的,是第三点。

(二)更细地聊教育安排

我在其他文章有聊过,自己的教育初衷,是培养孩子成为身心健康,有一定社会竞争力的人。

图片

学习是肯定要抓的。基础教育阶段,我想不出松懈的理由。这是培养他们的才智、分析力和判断力最重要的阶段。

个体优势和素质特点,也不可以放弃。因为未来,搂着一个学历有什么用呢?总要挖掘出兴趣、内驱和潜力,才能驱使他们找到自我,追求突破。

如果这回变革,在未来十多年能带来新气象,从根源性释放了教育压力。有些事情,我们就不得不想,必须现在就开始考虑。比如:

一、学不学?学什么?

如果因为目前政策,觉得学科松绑,可以躺平,那估计未来只能赌运气了。现在的松绑,从没有说不学。但目前调整,的确会杀杀现在的补课风潮。

大部分补课,学习产出都不高,大家心知肚明,但被挟持着进行而已。机构补课内容,学什么,以什么形式进行,对孩子引导是否一定好,很多家庭都不懂判断。

补习机构,课外拓展,有存在的必要性。但过分依赖,本身就是一种对投入的耗费。现在政策落地,实际也是对大群体利益的保护(尽管很多人察觉不到)。

而有限的补习时间和资源下,迫使我们家长也要有一种意识和观念:

学习是肯定要抓的,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放弃。既然付出时间去学了,就该好好学会,让知识沉淀成自己的能力。

比如数学不要陷入刷题陷阱,写作不要陷入套路陷阱,学英文就不要只是会刷语法等等。走得慢一些不要紧,但起码是学会,不是囫囵吞枣,为了分数而学。

二、怎么看待素质教育?

我相信大多数家长,过往也一直在意着孩子的兴趣特长。但求学压力在,能坚持六年,甚至十二年兴趣探索的家庭,寥寥无几。

而这回政策改革,毫无疑问,是希望大家能更重视挖掘孩子的潜能和特点,不要单一化地用分数衡量,甚至规划孩子的未来。

图片

站在现实角度,我们作为成人,相信都能看到社会需求,并不是唯分数论。一个人在细分行业,是否能驱动自我,持续学习,对人生影响更大。

然而心里明白是一回事,陷入学历困境依然是现实。这主要是社会选拔、职业教育不受重视等等综合造成的。

虽说近半年,各种从未想象的改变发生了。是否能真正撼动过往,大家都不好说。需要再观察、等待、细看。

但趋势这种东西,不可能一下显现出来。

平日如果不密切关注、联想各种信息,有时候当自己恍然大悟时,新局面已经形成。

所以,哪怕我们不一定激进地做什么,有些安排和想法,还是需要提前结合现状思考,甚至进行改变。

这里我分享一些思路大家:

1)不要停止挖掘孩子的特长、爱好

每个人不一定擅长所有事,但必然擅长和感兴趣一些事。这便是孩子日后撬动未来的突破口。

我们要做有心人,多分析孩子的优劣势,可以和哪些兴趣特长结合。尽可能创造条件支持。

同时,也不要固化思维:觉得孩子有某些特长,就停止挖掘其他可能性。或者现在看不出什么特长,就认定毫无发展。

举大m为例,我是在她学着舞蹈时,才发现她擅长的是运动。

图片
(从浑圆有力的肌肉在跳舞)

然后,哪怕她现在游泳还可以,我还在挖掘她其他特长领域,比如阅读写作和手工制作。因为这些领域,她表现出了沉浸和享受其中。

所以,如果有合适的活动、课程,哪怕与学习无关,我也会给予支持。

2)尽量更新自己的认知,看到兴趣特长与未来的结合

考试和分数,会和高考、大学直接挂钩,属于一眼便能看到尽头的路径。这种路径令人感到踏实,熟悉。

素质教育,我们可能会经常疑惑:学这个,未来可以怎样?难不成我们走特长生路线?

这个点如果想不通,就没法有一套逻辑支撑自己的选择。

我们家恰巧一直坚持着素质教育。这些年关于素质教育,或者说兴趣特长,孩子现在的付出,如何和未来结合?”,我思考了很多,分享几个方向给大家。

a) 走专业路线

无论艺术或者运动,都有不少专业路线可以走——报考专业学院、高考特长降分录取等等。

孩子真有天赋,也勤奋,完全可以考虑走这条路线。

虽说这是一条小众路线,但孩子行不行,总要先试了再说。父母不挖掘,就根本谈不上后来。

整体而言,这不属于大众选择。我建议大家把目光投向以下两点。

图片

b)给未来职业发展助力

有些孩子因为小时候一些兴趣探索,沉淀出自我偏好。日后就业选择时,能比较明确知道自己希望发展的领域。

在我看来,这便是小时候素质教育非常完满的结局。而且绝大多数孩子都能适用。

如果只有“分数”这套单一价值体系和纯学科安排,那小孩上了大学,甚至毕业后,往往要花更多时间成本来挖掘自己。

而职业和个人规划,本应该贯穿整个成长历程,不应该在大学阶段才成为重点。

图片

c)作为日后收入的斜杠,培养跨界竞争力

还有一种视野,便是我们应该看到日后跨领域工作的潜力。

l  比如,他们有本职工作。但过往的兴趣和才能,可能成为多渠道收入的来源,也就是所谓的“斜杠青年”

图片

l  再如,过往经历,可以实现跨领域融合。而跨领域背景和技术应用人才,是目前社会非常紧缺的需求。

我举个例子,这是日裔女科学家松冈容子。前20年,她一直是女网球运动员。因为严重病伤,无法继续职业生涯,幸好她一直坚持学习,最后借用自己的运动背景,研发出了机械手臂,给残疾人和中风病人带来帮助。

而迄今,她依然没有放弃最开始的梦想,是做一个真正能打网球的机器人

这便是跨界背景融合的宝贵竞争力。

图片

如果还是难结合现实理解,我可以聊一下自己对大m游泳的规划看法。

我们家不走,也没能力走专业路线。很多朋友关心,我们为什么还坚持专业游泳训练。

这种安排的目的:

一是为了强身健体,迎接未来挑战;

二是培养运动终身兴趣和习惯,毕竟大m很喜欢,也擅长运动;

三是借用体育培养自律和内驱力,从而迁移至学科学习;

还有第四点,我希望能够与未来职业,还有个人竞争力相结合。

很多时候,兴趣特长的放弃或分流,是因为看不到现实价值,还有与未来的结合。

而我相信,每一分付出,必会有自身价值,只是看如何看待和挖掘。

图片

务实点来聊,对于游泳,我最开始看到的是升学、特长加分。往后,我看到的是教练员、开泳馆。

说实话,我觉得这些不够。

后来,当我拓展至整个运动领域,会看到体适能需求,以及运动背景跨界的多种案例,我的思路一下便被打开了。

图片
(图源自知乎,作者一只小短腿)

我的认知目前依然在更新。

这些发现,我都会在大m成长过程,逐步渗透让她能看到自己努力的指向和意义,更好地规划未来。

mr妈小总结:

如果我们希望能结合社会趋势和改革需求,让孩子真正拥有竞争性,在教育规划上,需要多思考几分,甚至改变。

所有人都在等待、观测这场变革能走多远。

但实际上,无论是否成功,底层教育思维从没变化。我们都清楚,这些是正确的事情。而现今,政策让我们松绑,拥有了更多空间探索和试错。

划一下重点:

学习是必需的。没有知识储备,根本不可能成功发展自我。有限学习时间,我们要培养内核能力,不要陷入应试陷阱

学习之余,挖掘孩子优劣势,多体验和尝试,让他们拥有撬动未来的潜力。

我们作为家长,也要多思考,结合自己社会经验和孩子特点,协助规划路线,让他们更好成为自己。

学科考试也许会有排名和评判,但社会职业发展,是百花齐放的。我们不要用单一,限制了多样。

而作为一名“既希望看到未来,也会踏实做好现在”的鸡娃妈妈,在这波大变局和大机遇中,我会与大家同在,持续分享发现和思考。

 欢迎大家关注“辅娃记”(fuwaji123),我们一起同行。


赞11
收藏45
3年前
小朋友的跳水姿势真是太帅气了
3年前
子鲤 小朋友的跳水姿势真是太帅气了
哈哈,毕竟学了4年多了嘛
3年前
值得仔细阅读的一篇好文章
3年前
收藏下来,过段时间就反复读一下
3年前
补不补课其实我们孩子真的无所谓,问题是暑假和寒假孩子在家干什么?抱着平板手机吗?谁来看管他们?现在都有空调了为什么还有不要放寒暑假?
3年前
感谢分享……加油加油
3年前
荆棘鸟280 补不补课其实我们孩子真的无所谓,问题是暑假和寒假孩子在家干什么?抱着平板手机...
确实没必要放假
3年前
谢谢分享😊👍👍👍

推荐阅读

辅娃记的mr妈
辅娃记的mr妈
2016
2012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