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人脑洞有多大?看看这些儿童节目,我和孩子都看得无法自拔!(内附视频链接!) -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

2017
2020-6-19 21:30 转载 · 图片116

nhk是日本放送协会jap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的简称,它旗下有一台专门面向教育的频道,nhk教育频道,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电视台。

经过仔细地筛选,今天选择了nhk七档非常优秀的日本儿童节目介绍给大家,涉及科学实验、前沿材料、设计、艺术、装置和创意,每一个都脑洞大开,创意爆棚。这七档儿童节目分为是:

1、《像乌鸦一样思考》

视频链接:

;

2、《毕达哥拉斯装置》

视频链接:

3、《献给未来的科学家》

视频链接:

;

4、《啊,设计》

视频链接:

5、《大科学实验》

视频链接

;

6、《美术的旋律》

视频链接:

;

7、《超级变变变》

视频链接: 

(2019年最新一届)

这些儿童节目,都非常擅长从我们身边的现实生活出发,通过引导孩子们观察生活细节,从而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

也很擅长用有趣的脑洞和实验,去一步步讲述故事,论证观点;并且都有很强的可操作性,鼓励孩子们从小自己动手,更可以全家上阵。可以说严谨又活泼。

《像乌鸦一样思考》

时长:10min

这个儿童节目的宗旨是:传达学习科学的思考方法——观察、假设、实验、研究。

节目是由日本著名的跨界多个领域的独立艺术家,知名广告人佐藤雅彦策划监制的。他热衷设计,又推崇科学思维,策划的著名节目还有《毕达哥拉斯装置》《献给未来的科学家》,下文会一一介绍。

《像乌鸦一样思考》最难能可贵的是,用很简单易懂的方式,一步一步引导观众对问题条分缕析,从观察中提出假设,用实验加以证实,在实验中再次提出新的假设,如此反复,直到得出最后的结论为止,是一档非常适合家庭用来学习逻辑思维的节目。整个过程一点都不无聊,非常赞。

节目共有三个固定板块:

 1. 学习在观察中思考 

这个板块,通过不同的小实验,让孩子充分理解观察这个环节。

比如,有一集研究龟壳是怎样长大的。

针对这个问题,提出两种假设:

乌龟壳是整体变大的吗?

还是乌龟壳外侧一层层长出了新的龟甲吗?

如何验证提出的假设呢?当然是通过观察。

先来验证第一个假设:乌龟壳是整体变大的吗?

第一步,数一数边缘的龟甲有多少片。

第二步,再数一数顶部的龟甲。

得出初步结论:乌龟小的时候和大的时候,无论边缘的龟甲还是顶部的龟甲,都没有变化。

接下来,验证第二个假设:是乌龟壳外侧一层层长出了新的龟甲吗?

把小时候的龟甲照片放大,使它和现在的龟甲大小一致。

对比,观察,发现:龟甲大小相同,但样子却不同:现在的龟甲黑色部分更多。

再观察:仔细看黑色的部分,可以看到一些很细的纹路,而它小时候并没有很多纹路。

这时候,就有一个新假设出现了:龟甲是通过纹路的增加一点一点变大的吗?

试想,如果龟甲是通过纹路的增加一点点变大的,那么龟甲中间的浅色部分就应该一样大。

于是,我们把长大的龟甲照片,按照1:1比例打印,然后把中间的浅色抠出来,跟年幼的龟甲做对比,就可以发现龟甲的成长秘密了。

在观察之中提出问题和假设,然后通过观察不断地验证,最后得出答案。这个小实验,把观察这种方法,完整地展示给孩子看,而且涉及到的“看”、“比较”和“数数”,对孩子来讲很简单,非常适合沿用到生活学习中。

2. 德德尼翁 

这个板块则是,通过动画的形式,展现提出假设的过程。

三个可爱的小人,它们常常会针对一个陌生的场景做出自己的想象,或者对如何解决一个眼前的困镜而头脑风暴。

比如,看着一个冰洞,洞上还有一道细长的冰道。三个小人,在讨论这是做什么用的呢?

一个说,是鲸鱼用的,细冰道方便鲸鱼的鳍通过。

一个说,是玩铅球用的。

一个说是潜水艇用的,细的冰道可以让潜望镜通过。

然后真相是——当地人用来捕鱼用的,方便捕鱼工具通过。

这个可爱的小动画,经常脑洞大开,各种想象好笑又好玩。尽管大多数情况,都被打脸,但却传出一个非常棒的理念:无论对错,思考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。而科学,本身就是一次又一次假设、打脸、验证的过程中。

3. 苍井优的思考练习 
 

这个板块,就是做实验。

特别之处在于,所有实验在解释原因的时候,都只提示一半。剩下部分留给观众自己思考。

例如:在一根长玻璃管里注满水,把小瓶子放入瓶口内,小瓶子会漂浮在水面上。



如果把玻璃管倒过来,小瓶子会发生什么呢?节目给出三种选择,让大家认真思考:

1. 会和水一起流出来

2. 会在玻璃管中上浮

3. 不会有任何变化


提出问题后,插入一个小插曲,留出思考的时间。

小插曲也很有趣,比如“今天有个小小的发现”:板栗的形状为什么不一样,有的特别扁平,其他栗子圆鼓鼓?

原来它们是在一个栗苞中生长起来的。

短暂思考后,继续实验,看看会发生什么——倒过来的水管里的水从小瓶子的周边流了下来,但是小瓶子却一路往上运行。

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?因为水从瓶子的周边流下来,受到水的阻力后,空气会……

画面突然切换,一片空白,旁白说:“接下来请自己思考!”

啊!好想知道答案啊。但只能自己去找答案了。

《毕达哥拉斯装置》
 

时长:15min

《毕达哥拉斯装置》是一档定义为“培养孩子们的维思”的幼儿电视节目,一经推出就受到各个年龄层观众的欢迎,一直在重播,至今仍很受日本青少年的欢迎。

节目引导孩子通过对现实生活的仔细观察,从而发现隐藏在“理所当然”中的结构及其规律,激发孩子对寻常事物的思考,从发现规律,到利用规律,并用巧妙的结构装置把这些发现容纳其中,让一切以游戏的形式生动起来。

这个节目有很多小版块:

 1. 今日主题 

百科辞典模样的“百事通叔叔”和可爱的企鹅玩偶们,每天关注pg电子官方网生活中的一个有趣现象,比如城市交通的地面和地下通道,或者某种物体的形状,简单,有趣,却能激发孩子观察的欲望。

有一期讲日常生活用具中,帮助我们对准或者校正的标志。

 👆比如,煤气灶上的标识可以让我们对准

 👆比如,剪刀上一样的标志代表同一把


👆再比如,飞机上的螺丝钉,当和两边的标志变成一条直线时,就代表已经拧紧了,看起来一目了然。

 2. 象征性环节 

这个环节,可以说非常烧脑。

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件,如夹子、铅笔、罐子、回形针等等,设计出机关密布的轨道装置。而这些机关,身兼重任,需要帮助小球起伏、回转,救出兄弟,躲避追击,最终成功达到终点。

观看节目的时候,常常紧张到手心出汗。每一处机关,都需要精确预测和反复试验调节,稍微哪个细节忽略了,就会功亏一篑,可以说是一场扣人心弦的冒险。

在装置里,有很多运用在日常生活的机关:

比如,纸片的边缘在滑道上碰撞,改变了两次方向,最后端正地悬挂在预设的挂钩上。

这个原理,也运用在我们的日常工具里,比如地铁的刷票机。

利用转台转正票据。


 3. 定格动画 

很有趣,也很神奇的一个环节。通常会先展示一组看似不可思议的动作,然后用定格动画把这组动作用一一分解出来。

比如这种悬浮的效果。

其实是拍几张转着圈朝不同方向跳起时的照片。

最后把所以照片连放,得到的看似漂浮在空中的效果。

好玩的板块,还有很多,比如“密码棍”、“猜猜哪个是真的”、“黑盒子”等等。
 

《献给未来的科学家》

时长:2~3min

这档节目是佐藤雅彦与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(nims)合作,以新奇的实验向孩子讲述新型材料的有趣特性。这些材料都是最前沿的发现,仿佛给孩子打开一扇新知的大门。每个实验的时长很短,却足以惊艳观众。
 

比如,形状记忆材质。

这是一种拥有在一定的温度下恢复到预定形状的性质的物质,无论你怎么扭曲它,它都能很快恢复原状。

先把材料在温水里泡一下。然后把它扯成任意形状。

当它进入温水的瞬间,就恢复原状了。
 

比如,nims用超精细加工技术。

这种技术可以做到在总长600微米的蜘蛛螨标本上刻上字母。



这是一种寄居在植物上的蜘蛛螨,随着镜头的不断拉近,你会发现这个标本上分别刻着“nims”的四个字母。

再比如,会隐形的玻璃。

nims研发出一种特殊的混合油,混合油的折射率等于玻璃板的折射率,所以当玻璃进入这种液体后,光不会发生折射,而是直接穿过玻璃本身,看起来就像是“隐身”了。

 👆玻璃板隐形了
 

放入用这种玻璃制作的小球,玻璃球在进入混合油后,“消失了”——

👆玻璃球在图中白色箭头标志的地方,你找到了吗?

玻璃楼梯也在混合油中隐形了,整个过程像是一次幽灵般的装置运行。

《啊!设计》

时长:15min

这档节目在nhk教育台播出,从2011年4月开始直到2018年,几乎每天播放,深受日本观众喜爱,已经播放到一百多集了。

这是一档优秀的儿童节目,目的在于启发儿童的设计性思维,让孩子们重新审视我们身边的普通事物,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,进而思考如何去改变它。

节目提倡的设计思维是,在彻底了解的基础上,对事物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改进。有时候一点点的改变,就是很精彩的创造。

节目所选取的案例都来自我们身边触手可及的事物,一把茶壶,一盘水果,一个书包……从这些看似普通的事物入手,抽丝剥茧地引导孩子们去彻底地了解他们的结构、组成和暗藏的设计思维。不高高在上,不堆砌高级的概念,只是朴素地陈述,却让人不时有醍醐灌顶的感悟。真心精彩。

佐藤卓在采访中说,这个节目并不是让孩子去学习,而是希望让孩子觉得设计很好玩,在无意识中获得影响。因为儿童并不会做太深度的思考,而是通过感觉的方式去进行对世界的认知,所以说明和解读的部分我也尽量不加任何附加说明。

这个15分钟的节目分成很多小版块,非常精彩。以下我介绍一些重要的板块。

 1. “设计的观察” 

每期都会挑选一个很小的切入点,去展示我们生活中的事物。比如每天上班的轨迹、弹簧的制造、不同种类的笔的笔迹、圆圈和四方形在生活中的运用......

这些都是常见的事物,节目却用非常认真严谨的方式去展示它。

👆这期讲的是人类的发型



👆这期展示多样的发型设计,它会清楚地展示如何用不同的工具剪裁。

👆这是节目中的“啊”字。

每一期都会用很多种方式来表现这个字,极尽设计之能事。
 

 2. “素材体操” 

观察生活中我们使用的物件,将它和人类的动作做对比,从各个角度去仔细审视它,很可爱。

👆刷子体操

 3.  “oo team” 

展示一组工具,并让观众猜猜这套组合是做什么用的,最后公布答案。

比如下图,你能看出来是干啥用的吗?

4.  没有设计的世界 

这是我很喜欢的一个版块。我们的生活之所以便利,是因为有前人为我们贡献了方便生活的设计。

这个板块用反向推演的方式,先是展示如果没有便利的设计,世界会是什么样子,我们可能连普通的柜子和门都打不开,再来展示那些容易被我们忽视的生活中的智慧设计。


👆加了两端把手后,我们就不怕烫了,可以轻松端起烧热的锅

再比如,生活中不能忽视的“把手”的设计——

 5.  这个 那个 

这个板块,介绍一个生活中的物件,告诉我们他们的具体功用。

比如,介绍可以记录人体健康数据的体重计。人站上去后,体重,体脂肪率都知道了。


 6.  设计师 

这是这个节目很有分量的板块。它邀请各个领域的知名设计师们,用访问的形式来呈现设计师对“好的设计”的理解,展示他们自己最满意的设计。

这些设计大咖有深泽直人、仲条正义、原研哉、伊东丰雄等等。

对于儿童来说,收获最大的是,发现原来世界上有这多事物的背后都有设计师在工作,从书籍、桌椅、杯子到交通线路、商场动线、标志、博物馆等等,无所不包。

 7.  素描 

请十来位画画的人围着素描对象坐成一圈,从不同的角度一起画一幅画,最后把作品一一展现出来。

当加快放映这些幅画后,画面就像动画短片似的动了起来,鼓励小朋友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。



8.  解散 
 

这是非常著名并受欢迎的一个板块,由著名的设计师冈崎智弘制作。他可以拆解我们生活里的任何事物,一颗葡萄,一本漫画,一双鞋子,一块泡沫……按照颜色、材料、大小一一排列,让我们重新看待最熟悉的事物。


整个过程用定格动画的手法呈现,有趣又解压。在日本,他还将“解散”板块制作成了绘本。
 



9.  一二三 

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一组简单的动作,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先演示,你能猜出来这是在做什么吗?最后公布答案,肯定让你发出惊讶的一声,“啊,原来如此!”

比如,下面这个动作,你能猜出来吗?

10.  天马行空  
 

这个部分是在引导孩子思考物体为什么这么设计。很多我们司空见惯的东西,其实背后都是经过不断的试错才慢慢摸索出来的好设计。

比如,一个简单的标志——

如果把它改成文字说明:

可能会产生误导或者歧义👇

那用更详细的文字说明呢?比如——

外国人会看不同,这个标志不具备普适性。

如果用画画的方式呢?很考验人的画画功力。

最后得出一个结论,目前这个标志的用法是最简洁明了的,任何人都可以画。

11.  动作的设计  

这也是我很喜欢的部分。生活中,我们被设计好的动线引导着前进,商场、机场、马路、泳池……动线设计让我们默默地按照设计师的想法去行动却不自知。


12.  孔洞  

展示生活里不同的孔洞,鼓励小朋友自己去发现。



👆钥匙孔和插座孔

大科学实验

时长:10min

“大科学实验”是nhk电台在2010年3月开始播放的系列科学实验节目。 节目的口号是:每个人都认为理所当然的自然规律和科学知识是真的吗?不试试又怎么知道呢!

科学并不等于深奥。节目里的实验非常有趣,主题多元,从提出假设,到验证,一步步清晰地向观众展示如何将实验进行到底。

它的风格是这样的:

将铁制摩托车沉入1万米海底会怎么样?

人的声音能否震碎玻璃杯?

怎么用静电画画?

空气气球动力交通工具,会是什么样的?

再来细看,它是如何一步步实验求证的。比如下面这个实验。 

先提出问题:两本书能不能吊起一个大力士?

再进一步说明:首先,两张纸重叠,拉动地下的纸,上面的纸也会跟着动。

当把更多的纸交叠在一起时,它们产生的合力有多大?


接着,用测力计测量。

找相扑运动员来拉开。他自己无法拉开,三个人也不行。

再请来一个更厉害的。拉开了!

那么,更多的页面,比如两本书,交叠在一起,能产生多大的合力?



拉动了60千克的重量。

那么,再用这两本书挑战大力士。

111页的两本书,页面一一相叠,能够拉起120千克的大力士吗?

到86千克时,失败了!

是不是厚一点就可以。这次换上两本183页的书。

成功了~

《美术的旋律》

时长:1.5 min

2013 年8月开始播放的《美术旋律》是日本nhk教育频道为小朋友开设的美术节目,单集片长只有一分半钟,由画风清奇的艺术家井上凉担当制作。

节目以日本及世界名画为题材,每期都颠覆大家对名画的刻板印象,用精彩的想象重新诠释名画内容,井上凉作画作词谱曲并献唱的洗脑歌曲更是一绝,幽默十足。

在日本,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被它深深吸引,有很多动画的周边商品出售,还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做了主题展览,孩子在幽默的影像和有趣的互动装置中了解这些美术史上的杰作。

比如,《呐喊》👇

在这里,《呐喊》的主人公变成了一个拉面店的老板,后面的背景是美味的拉面汤,绿色的是流动的海苔。哈哈哈,简直太治愈。



让人忍不住呐喊的美味的拉面~~吃完就可以元气满满地重新出发了!

再比如,名画《蒙娜丽莎》👇

动画里的蒙娜丽莎化身为办公室古板上司,她看不惯职工穿得太靓丽,偷听员工在茶水间的谈话。

再比如,《倒牛奶的女人》👇

这本来是荷兰画家维米尔的著名作品,画的是一名女佣正在准备早餐。

在节目里,她成了一位饮食挑剔的女人。

她永远备着一壶牛奶,到了饭点,在任何饭店的菜肴里都要加上牛奶才能下嘴。

这位是餐厅主厨,励志要做出牛奶小姐可以接受的饭菜,让她无法倒出牛奶。当然,结果都是惨败。

两人暗自斗争,如火如荼。

最后,牛奶小姐还是毫无压力地祭出宝壶,在所有事物上倒入美好的牛奶。后面的主厨已被k.o.。

画风清奇,故事情节脑洞大开,又充满幽默感,谁能不爱呢? 

《超级变变变》

最后介绍一档日本的长寿节目,今年是它的第40个年头。

这应该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了。记得当年看的时候,一边看,一边感慨,日本人可真能折腾,男女老少都能折腾,真好玩。

从1979年开播至今,它始终长盛不衰,受到日本国民的喜爱。来参加节目的都是普通人,3分钟内,他们要利用自己的身体去模仿一切事物,脑洞十足,创意无限,堪称大型沙雕现场!

评委根据自己的喜好给参赛者打分,冠军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。

现在看这个节目,依然是充满了创意和生命力。

转载自:果壳童学馆


赞64
收藏527
4年前
都是中文配音的么?
4年前
好资源,果断收藏,谢谢😘😚😗😙
4年前
谢谢分享,真的非常的棒?

推荐阅读

6岁
日志
9岁
日志
6岁
日志
7岁
日志
6岁
日志
13岁
日志
小花生小溪
小花生小溪
2017
网站地图